大S去世后,余秀华写下一篇文章,严厉抨击汪小菲,称其“冷酷、算计、残忍”,理由竟是因为汪小菲在公众面前恳求大家不要说大S的坏话,暗示“大S在他心中是坏的”。余秀华敏锐地指出,汪小菲在机场向媒体鞠躬求情、请求“请多说她的好话”时,这个行为本身就隐含了对大S的负面定性。
她认为,汪小菲用“求情”的姿态变相传达:“大S本质不好,而我却宽容地为她争取体面。”看似深情的举动实际上暴露了他对大S的贬低。正如余秀华所言:“他首先就承认她是‘坏’的……人们还没来得及开口,他就这样恳求了,谁给他限定她是坏的权力呢?”这种言行被她解读为汪小菲借死亡建构自我形象的手段。
汪小菲的公开悲痛,如雨中奔跑、泪流满面,以及更换黑色头像以示哀悼,在余秀华眼中不过是“需要悲伤,就在戏里找”的表演。她批评汪小菲长期依赖公众关注,习惯将私人情感戏剧化,而大S的死亡为他提供了“将剧情推向高潮”的机会,从而强化自己重情重义的形象。余秀华讽刺这场“迟到的表演”正是他将剧情推向高潮的手法。
展开剩余79%与此同时,汪小菲与母亲张兰在大S事件的热度中,通过营销酸辣粉品牌赚取商业利益,直播间日销售额一度超过250万,甚至因为恶意炒作被平台封禁。这种将亡者话题变为流量生意的行为,更加佐证了余秀华对汪小菲“算计”的指责。网友们也发现,汪小菲在公然表现出深情哀悼十天后,便与现任妻子马筱梅高调庆祝情人节,情感态度极为反差。
汪小菲的情感史表现出“深情”与“滥情”的复杂矛盾:他一边对大S喊话“老婆我想你”,一边又对张颖颖许诺“你是我最爱的女人”;一边痛哭怀念亡妻,一边迅速再婚生子。余秀华尖锐指出,他“过于富有,过于轻松获得世间蜜糖”,以至于情感变成了他随意调用的工具。
余秀华自身曾遭遇家暴和情感背叛,这使她对男性的表演式深情尤其敏感。她在诗中写道:“因为死亡渺小,遗忘容易,虚情假意才更可耻。”这种对情感真实性的执着,促使她毫不留情地揭穿了汪小菲虚假的“人设”。
她察觉大S去世后,舆论场上出现了“未审先判”的现象——汪小菲抢先给大S贴上“坏”的标签,并引导公众关注他的“宽容”,实际上却是将逝者钉在道德的审判台上。她认为,这种操控舆论的行为,实质上是对亡者的二次伤害。
余秀华揭露了汪小菲虚伪的本质,尤其指出其“求情即定罪”的矛盾逻辑,折射出父权社会对女性声誉的隐性控制。她用诗意的语言,将大S之死比作“铺满天地的落日”,而汪小菲的表演则是“未完的戏码”。这种强烈的意象对比,强调了“死亡本该使生命归于纯净,却被活人的算计所玷污”。
她警告道:“若他还有慈悲,就别扒开她的骨灰”——真正的深情应是沉默的尊重,而非喧嚣的自我标榜。
余秀华的批判并非针对悲痛本身,而是针对汪小菲将私人哀伤转为公众演出,借此获取道德优越感和流量红利的行为。在她看来,当深情成为刻意编排的“剧本”,当亡者沦为活人戏码中的配角,这样的“爱”不过是最冷酷的算计。
对此观点,我虽认同余秀华的批评,但也不得不反思:谁的感情能真正纯净如春雪?在情感的追逐中,又有多少人能完全无私,没有任何一点算计?
或许,余秀华的这番抨击本身,也带有某种程度的“算计”——如果这不是汪小菲,而是普通人,你会花费如此精力剖析他的内心吗?答案恐怕是否定的。
没有人能高高在上,指责他人行为而不被指责。当你仰望天空时,往往也有人在俯视你,批判你的生活。
空谈善恶简单,真正去做却难上加难。愿我们每个人的“算计”,都能无愧于心,不伤害他人,这或许才是人性中的最高境界。
发布于:福建省启运配资-启运配资官网-配资论坛线上-配资一流股票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